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8101|回复: 0

河北省元氏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

[复制链接]

40

主题

174

回帖

504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504
发表于 2023-11-23 19:03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。西南邻赞皇县,南邻高邑县,东邻赵县,东北邻栾城县,西北邻鹿泉市(原获鹿县),西邻井陉县。2010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“千年古县”。近年来,元氏县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,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、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、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县、全国防震减灾先进县,以及河北省文明县城、园林县城、卫生县城、森林城市、洁净城市等荣誉。

历史沿革
元氏县周属并州为抵国之地(据本县西张村西周遗址出土铜器铭文记载)。春秋初期,狄族建鲜虞国(都在今正定新城铺附近),元氏归属之。周敬王三十一年(公元前489年),晋国灭鲜虞,元氏归属晋国。
战国初,鲜虞人复建中山国(都今定州),元氏归中山国。赵惠文王四年(公元前296年,赵国灭中山,元氏遂属赵国,赵王始封公子元于此,元氏由此而得名。赵孝成王十一年(公元前245年)建城,为元氏邑治所,其址在今故城村。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废“分士封侯”制,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元氏归属钜鹿郡(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)。二世元年(公元前209年),楚陈王以武臣为将,略赵地三十余城,武臣自立为赵王,元氏成为赵王武臣地。
西汉初,始置元氏县(治所在今故城)。汉高祖三年(公元前204年),置恒山郡,以北临北岳恒山而得名,郡治在元氏(即故城),辖元氏县。吕后元年(公元前187年),封惠帝子刘不疑为恒山王,恒山改郡为国,后又废国为郡,均辖元氏县。汉文帝元年(公元前179年)因避刘恒帝讳,改恒山郡为常山郡。
是年,省常山郡,元氏县隶属赵国(治房子,今高邑县西南)。汉景帝中元五年(公元前145年),立皇子刘舜为常山王,复置常山国,辖元氏县。汉武帝元鼎三年(公元前114年),常山王刘舜薨,子刘勃嗣位,不久因罪削国,常山复为郡,辖元氏县。王莽篡汉后,改元氏县为井关亭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(公元37年),并真定置常山国,仍治元氏。东汉献帝时常山国废。三国时,元氏归属魏冀州(治所在今河北冀县)。后复置常山国,仍治元氏。晋代,元氏属常山郡。北魏天兴元年(公元398年),道武帝拓跋珪移常山郡治于安东(今藁城县九门),以上国郡置废盈缩,其治所均在元氏故城(今故城村附近)。
北齐天保五年(公元554年),废除元氏县,并于平棘(今赵县境内。见《魏书》),直到隋初。
隋开皇元年(公元586年),复置元氏县,归属赵郡(郡治在今赵州镇)。元氏县城由故城移至今城(今元氏城关镇),因居槐河之阳,又有“槐阳”俗称。开皇十六年(公元596年)析置灵山县(治所在今县城西二十里的东、西城角两村之间,因居灵山下而得名)。隋炀帝大业元年(公元605年)又废灵山县并入元氏。唐代,元氏县归属赵州,五代后唐时改属真定府。宋、金沿袭。元初属赵州,蒙古太祖铁木真十五年(公元1220年)还属真定路。明代,元氏属真定府。清初,袭明制。雍正元年(公元1723年),为避世宗讳,改真定府为正定府,仍辖元氏县。清后期县以下为里社、村建制,全县有21个里社。
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,仍袭清制,属直隶省正定府。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,置范阳道,辖元氏县;民国三年,范阳道改称保定道,元氏县仍属之。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,废保定道,改称河北省,遂直属河北省。民国二十元年(公元1937年),划河北省为17个督察区,元氏县归属第十二督察区。民国时县以下为区、村建制,全县设五个区。
1937年“七七”事变,抗日战争爆发,同年十月县城被敌占据。1938年1.月元氏县抗日政府在南佐成立,先属冀西区管辖,后属太行区一专署管辖,时设四个区,后为五个区,整个抗战时期的县政府驻地屡有变更,但多在旷村、佃户营和南佐等村。
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,各边区联合县相继建立。1939年10月境内平汉路东区域划归“赵元高”联合县1940年6月改划“赵元宁”联合县。1941年7月,元氏县划归冀南、太行、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(简称冀太联办)冀西专区。9月,改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一专区。1943年1月,获鹿路南及井径金良川、吴家窑以东七村并入元氏县,称“元获县”,隶属不变。3月,境内槐河以南区域划归“高赞元”联合县。1945年2月,平汉路东区域改属“高元县”,获鹿路南县及井径金良川、吴家窑以东七村划出,“元获县”撤消。“赵元宁”县撤消,平汉路东区域划归元氏县。
解放战争时期,1915年9月,“高赞元”县撤消,槐河以南区域划归元氏县。1946年2月,“高元”县撤消,平汉路东区域划归元氏县。至此,元氏县域重归完整。仍属太行一专署管辖,时设8个区,后为7个区,县政府驻地在南佐,直到1947年11月元氏全境解放后始迁回县城。
1949年8月撤销各边区建制恢复河北省建制,设10个专区,元氏县即属石家庄专区管辖,时设6个区,后为5个区。
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决定将高邑县元氏县合并为高元县,县政府设在元氏县城关镇。12月赞皇县并入高元县,仍称元氏县,县政府驻地不变。1960年5月,元氏县改属石家庄市。10月,割髭岭、朗家庄二村划归井径县。1961年5月,元氏县复归石家庄地区。1962年3月,元氏、高邑、赞皇三县分设,元氏县恢复原建制。1968年7月,接受平山县川房村部分居民搬迁于殷村、里余、东同下三村之间,建村并取名为“红旗”村。1979年石家庄专区改设行署,元氏县仍属之。1993年6月30日,石家庄市与石家庄地区合并,元氏县隶属石家庄市。

行政区划
1947年12月,全境解放。全县划分为7区1镇。
1949年春,南佐镇撤销。全县为7个区,辖村196。
1950年2月,区划调整。将原第五区撤销,城关区改为第一区,第六区改为第二区,第七区改为第三区,第二区改为第五区,第一区改为第六区,第四区不变。
1950年9月,东张区(二区)撤销。全县划分5个区。一区不变,三区改二区,四区改三区,五区改四区,六区改五区。
1953年6月,全县于区下设56个乡(镇),辖村196。
1955年3月,全县5个区分别以驻地命名。
1956年7月,撇区并乡。全县划为25个乡,辖村196个。
1958年2月,撤马村、万年、东阳村乡,增设泉村乡。全县为23个乡。
1958年12月,赞皇县并入高元县,改称元氏县。全县划分为城关、叩村、股村、南佐、高邑镇、红旗、许亭、野草湾、院头9个人民公社。原元氏境内槐河以南9村由原万城公社划归城关公社,并增辖蒲宏、上徐乐2村。高邑境内槐河以北6村由叩村公社划归高邑镇人民公社。
1959年1月,全县在公社下设81个管理区。1960年1月,管理区合并为55个。
1960年5月,城关公社原辖城关管理区改设为县城人民公社,辖17村。城关公社所辖管理区减为6个,辖村48个。10月,割髭岭、郎家庄两村划归井陉,原元氏境内减为194村。
1961年4月,全县10个人民公社改为55个,元氏境内25个。管理区撤销。高邑境内有高邑、花园、后庄头、坊情、中韩、王同庄、万城、西富村、西北营9个人民公社。赞皇境内有赞皇、西龙门、严华寺、南清河、南邢郭、西高、许亭、都户、北延庄、张楞、野草湾、孟府、下马岭、石咀头、黄北坪、虎寨口、楼底、院头、阳泽、胡家庵、上麻21个人民公社。是年,张掖析分为4个生产大队;龙池析分为南、北龙池2个生产大队;窑子庄从时家庄析出成行政村;西富村析为2个生产大队,全县行政村增到200个。
1962年3月,元氏、高邑、赞皇三县分治,原建置恢复。是年,解村析分为东、西解村2个生产大队;岗汪析分为东、西岗汪2个生产大队。全县25个人民公社,辖生产大队202个。
1965年4月,城关人民公社析为城关镇和原庄人民公社。原庄公社辖10个大队;城关镇辖7个大队(三关、四街)。全县有26个公社(镇)、202个大队。
1968年7月,川房大队从平山县迁来元氏境内定居,取名红旗大队,隶属殷村公社。
1972年,王家墓自西阳村析出,成行政村,改名新阳村,隶属吴村公社。全县增为204个大队。
1982年,南因庄从南因一街析出成行政村。全县行政村增至205个。
1984年2月,取消人民公社,全县改设26个乡(镇),辖村205个。


1986年,元氏县辖26个乡镇,分别为原庄乡、城关镇、北程乡、殷村乡(1989年改殷村镇)、南佐镇、叩村乡、宋曹乡(1989年改宋曹镇)、东杜乡、南因乡(1989年改南因镇)、正庄乡、姬村乡、万年乡、马村乡、东正乡、东张乡、毛遗乡、赵同乡、吴村乡、北褚乡、苏村乡、沟北乡、苏阳乡、北正乡、前仙乡、旷村乡、黑水河乡。
1988年10月,城关镇与原庄乡合并,名槐阳镇,县辖25个乡镇。
1996年2月扩乡并镇,原东杜乡的西尖中、东尖中、南尖中、南杜村,原叩村乡的李村、里仁庄、北苏,原东张乡的郭村、官庄,原赵同乡的来厢,原毛遗乡的方中、王全口12个村划入槐阳镇,组成新的槐阳镇。股村镇与北程乡合并,名股村镇;宋曹镇与叩村乡合并,名宋曹镇;南因镇与东杜乡合并,名南因镇;姬村乡与正庄乡合并,名姬村乡(1998年11月改姬村镇);马村乡与万年乡合并,名马村乡;东张乡与东正乡合并,名东张乡;赵同乡与毛遗乡合并,名赵同乡;北褚乡与吴村乡合并,名北褚乡;苏阳乡与沟北乡合并,名苏阳乡;黑水河乡和旷村乡合并,名黑水河乡。南佐镇、前仙乡原建制未变。县辖槐阳镇、殷村镇、南佐镇、宋曹镇、南因镇、姬村镇、马村乡、东张乡、赵同乡、北褚乡、苏村乡、苏阳乡、北正乡、前仙乡、黑水河乡15个乡镇。
1995年,马村乡所辖四联庄村分为太平庄、当铺庄、福元庄、彭家庄4个行政村。全县208个行政村(村委会),236个自然村(庄)。
2018年11月,元氏县辖8镇(槐阳镇、宋曹镇、南因、殷村、南佐、姬村、马村、北褚)7乡(赵同、东张、苏阳、苏村、北正、前仙、黑水河),208个行政村。
2023年全县辖8镇(槐阳、宋曹、南因、殷村、南佐、姬村、马村、北褚)7乡(赵同、东张、苏阳、苏村、北正、前仙、黑水河),208个行政村,总面积676平方公里,户籍人口44.6万人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